森林培育研究室

作者: 时间:2021-10-14 点击数:

英文名称: Research Division of Forest Cultivation

团队简介:

团队组建以来,主要开展温带天然次生林高效培育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低效林结构调整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林木种质资源设施保存技术体系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林草局引智项目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项。

近年来,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科学实验示范林功能恢复与提升、人工林结构调整对稳定性影响机制等研究,构建了油松、侧柏、栓皮栎等人工林为主的温带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及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森林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森林功能恢复与提升经营技术体系、结构量化调控技术体系、人工林稳定性评价技术体系等;通过冠层结构特征与林地光合有效辐射、林下植被及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明确了基于林分冠层结构的最优经营模式;重点开展了不同养分状况下林木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揭示了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定向调节机制,解析了林木生产力限制性养分元素及林木养分利用效率调控机制;通过氮同位素标记手段,探明菌根真菌对植物NH4+NO3-的吸收和利用特性,揭示植物菌根真菌多样性与氮吸收的内在关系。在利用生态化学计量探索林地限制性养分元素研究,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中国油松相容性立木生物量方程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生物量及碳储量估计提供计量依据。

团队构成:

杜满义,1983年生,副研究员。2013年毕业于中国林科院培育专业,主要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林木生态化学计量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林草局引智项目以及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余项,获第十届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 收录7篇,EI收录1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张连金,1980年生,副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中国林科院森林培育专业,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森林生长与收获模型模拟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子课题、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以及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0余项。获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 4篇,参与出版专著2部。


封焕英,1983年生,工程师。2014年毕业于中国林科院森林培育专业,主要从事华北地区主要树种林地养分循环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中国林科院公派留学项目1项,华林中心主任基金项目1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共建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植物新品种测试项目及中国林科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2项。先后获第八届、第十届获梁希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

团队风采:

27E61

6A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