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华北林业实验中心简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以下简称华林中心),前身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九龙山林场,是根据我国林业发展布局和林业科研区域性特点,在我国温带地区建立的永久性、稳定性、可靠性的国家级林业科研实验基地。主要职能是围绕华北暖温带生态公益林质量精准提升、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城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价、林下经济、林业新技术开发利用等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研试验、成果组装、示范推广。

1 地理位置

中心地处门头沟主城区周边,东临永定河、与西山林场和八大处公园隔河相望,南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和永定镇仅有山梁之隔,西北接王办事处和妙峰山镇,中部为龙泉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5º59'116º06',北纬39º54'39º57'。九龙山区南北宽约6km,东西长约10km。所辖地域九龙山属太行山北端余脉,为石质山地,海拔100990m

2 气候特征 

九龙山区地处我国温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型,夏季炎热,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干燥,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年平均气温为1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8℃。历年平均降水量650.4mm,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最大降水量为959.4mm ,最小降水量只有285.3 mm。降水多集中在78两个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4%左右,降水最少在11112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4%左右。

3 森林资源

中心现有国有林地总面积2.7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2.3万亩、占国有林地面积的85.2%森林覆盖率96.4%。按林龄划分,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1.1%26.1%19.7%31.3%1.8%。九龙山区在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植被茂密,生物多样性和植被类型丰富多样,现有植被分为3个植被型、12个群系、19个群丛,共有维管束植物720种,隶属于99333属,是天然的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库。主要优势乔木树种为:油松、侧柏、落叶松、刺槐、栓皮栎、蒙古栎、山杨等。

4 平台建设

已建成森林培育实验室、森林生态实验室、森林药食用菌类和植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北方珍贵林木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和用材林、灌木经济林实验室等功能实验室8个,面积378平方米,配备有原子吸收、气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超低温冰箱、超低温离心机、连续流动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凯式定氮仪、总有机碳分析仪等科研仪器500余台。中心在示范林内建设全自动气象观测设备20余套、固定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2个和流动站1个、径流场20个、径流堰1个、森林水文观测站1个、森林防火综合监控、巡护、指挥平台1个。建有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温室6个,面积3600平方米,育苗基地2个,总面积150余亩。2018年以来,中心先后申请建立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城市(门头沟)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北京门头沟中山灌草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研究站及暖温带林业九龙山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5 科研成果

近十年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星火计划等科研项目80余个、经费50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发表科技论文116篇,编著3部,起草行业标准3个,授权发明专利5个、实用新型专利6个,软件著作权1个。

6 人才队伍

中心现有职工155人,其中在职职工7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5人,博士26人、硕士17人,建成森林生态、森林培育、北方珍贵林木、用材林灌木经济林、森林药食用菌类和植物、困难立地植被恢复6个专业研究室。中心人才培养功能日趋完善,已完成培养生态学、森林培育学研究生20人、在读4人。

长期以来,华林中心积极践行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林业科技发展思路,围绕华北石质山区植被恢复、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公益林经营、城郊森林服务功能等开展科学研究,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区域示范带动作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华林中心已经成为拱卫首都生态安全绿色屏障的重要节点,门头沟区重要的风景名胜区和北京市民主要的近郊森林休闲游憩场所。


      12D81